
於先人前輩傳說汕尾寶地,位居高屏溪口,是陸先民渡海闢臺之主要登陸港口
地,相傳古時大陸捕魚帆船,為避海峽風浪,扁舟漂泊於高屏溪口汕尾沙洲,業經遠渡感恩汕尾先民接濟照護,臨別返航時暴風暴雨,風雨霧際無法回程。速急即請示山西夫子聖杯指示,神像應須留置本地供仰護民,陸民高度極意誠墾奉贈隨船守護神山西夫子神像(也是本殿正身神像)、以永誌感念,即時天晴無風平浪,展現山西夫子神威廣大,吉地深緣。
先民洽商以草茅搭建,曾經數次廟宇興修後再次興建以(大正甲子年民國13年、西元1924年)於現在地址興建,傳聞;當地乃是【水蛙穴】當時推薦管理人:黃本先生,乩童:何本先生,因有在地及外地等各界善信大德時常來廟請示『山西夫子』神靈顯嚇、長期見效,於隔年大正乙丑年(民國14年4月、西元1925年)即立名【爐濟殿】匾額。先民拜仰山西夫子忠義仁勇神蹟,得蒙夫子庇佑,排難解厄,全民安居樂業;海晏風靜,暘和雨順,魚禾滿載豐登,遂築寮廟供奉,尊供為全村共同信仰,因神威顯赫,遐邇踵拜,
歲次乙丑年(民國14年、西元1925年),擴大廟宇神像發展規模,並奉旨意恭迎北極玄天上帝,群黎得以蒙庥,萬民賴以歸善,故香火鼎盛,威靈遠播,頂禮者絡繹於途,膜拜者接踵於路。再度興建於丁未年(民國56年、西元1967年)重建皆因年久陳舊不堪,風雨襲擊。經本殿管理主任委員:黃炳桓先生召開委員會多次研議,達成共識,決定擴建本殿。并恭呈疏文請示 山西夫子、關聖帝君旨意:於歲次丙子年(民國85年、西元1996年)組織促成「重建委員會」,歲次丁丑年(民國86年、西元1997年)由重建主任委員邱幸雄先生等地方仕紳,共同重修擴建工程。
歲次丁丑年(民國86年、西元1997年)動土,鳩工興建,歲次癸未年(民國92年、西元2003年)11月竣工落成,歷經6年重建,莊嚴肅穆,建築宏偉,一柱一瓦均精雕細琢。人置殿中,極目四望,但見雕樑畫棟,巧奪天工之作。尤以四壁交趾陶及變化多端之藻井安置,均出自各專業名家之手,若能細細品味,莫不讚嘆廟宇建築藝術之美。耗資新台幣:【壹億參仟餘萬元】,始有今日之廟貌,瞻仰殿廷,神聖肅敬,規模宏偉,設立於林園地區廟之冠,正殿由山西夫子主神,北極玄天上帝及蕩魔天尊左右主神,關平太子及周倉將君,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,並設靈霄寶殿,巍峨宮宇,迎奉天公玉皇高上帝,南、北星君,文倉帝君,甲子輪值太歲星君,樑柱斗拱,紋飾雕繪,題字書聯,蘊含鄉土文化,縮影汕尾歷史,敬期本境子民,代代信奉關聖帝君忠義訓示,發揚仁愛精神,敬祈玉皇上帝、北極玄天上帝、蕩魔大天尊、山西夫子、關聖帝君、三界伏魔大帝等諸位神靈永駐,殿像威嚇,福民衣眾,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,漁蝦滿載、五穀豐收,萬業興隆大吉利、安居樂業祥和。